2025.07.01
2025年6月28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走进江波龙中山存储产业园,开展 “AI 时代的存储技术创新机遇” 主题研讨会,共同探索存储技术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发展新路径。本次研讨会邀请到CCF副秘书长臧根林博士、CCF信息存储专委秘书长周可教授、山东大学陈杰智教授、广东工业大学韩国军教授、暨南大学邓玉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石亮教授、安徽大学孙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周游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李诗逸助理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夏文教授、厦门大学毛波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本次活动共吸引近两百名同行参会,整个活动分为“园区参观”、“捐赠仪式”、“特邀报告”和“圆桌论坛”四个环节。
会议开始,江波龙董事长蔡华波首先致欢迎词,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史和存储文化,对各位老师同学表示欢迎,希望这次CCF走进江波龙研讨会能促进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存储技术的发展进步。
紧接着举行了CCF计算机博物馆藏品捐赠仪式。CCF 副秘书长、CCF计算机博物馆工作委员会主任臧根林博士,江波龙董事长蔡华波先生,CCF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CCM存储器件展厅展陈设计负责人周可博士等出席了捐赠仪式。此次捐赠的藏品包括UNIVAC1 计算机手绘电路蓝图、128KB 8英寸软盘、IBM Microdrive 1英寸机械硬盘,以及9件江波龙代表性存储产品。
江波龙作为存储技术领域的代表企业,CTO高喜春先生分享了公司在自研存储技术上的创新布局,详细介绍了在技术研发投入、产品化成果、人才团队建设以及合作生态构建等多方面的进展。
在本次研讨会的特邀报告环节中,CCF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围绕AI时代的存储前沿技术展开深入探讨,来自学术界的众多专家分享了在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深刻见解。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杰智教授带来了主题为《面向 AI 时代的闪存芯片可靠性协同优化:从介质特性到存算系统》的精彩演讲。他深入剖析了在 AI 时代背景下,闪存芯片可靠性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与前所未有的机遇,并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协同优化创新思路,为闪存芯片在 AI 时代的可靠应用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向与实践路径。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韩国军教授以《闪存差错控制技术发展演进与最新研究进展》为题,详细梳理了闪存差错控制技术从早期到现在的发展脉络,深入解读了该技术在不同阶段的关键演进节点,并着重介绍了当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与会者呈现了闪存差错控制技术的全貌,让大家对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有了清晰的认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石亮在《面向消费级高密度闪存的分区存储优化研究:从仿真平台构建到性能提升策略设计》的演讲中,聚焦于消费级高密度闪存这一特定领域,分享了其在分区存储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他从仿真平台的构建讲起,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性能提升策略设计,来优化消费级高密度闪存的分区存储,为消费级闪存产品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夏文的演讲主题是《面向新介质新场景的数据去重压缩技术研究》。在当前新介质不断涌现、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的背景下,数据去重压缩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夏文教授深入研究了该技术在新介质、新场景下的应用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与解决方案,为数据存储的高效利用与性能优化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在圆桌论坛环节,围绕 “AI for Storage & Storage for AI”的主题,各位专家、企业代表各抒己见。专家们指出,AI 时代数据呈爆发式增长,数据存储技术面临高效存储与快速读取的挑战,同时 AI 技术可助力存储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江波龙代表表示,将紧跟 AI 发展趋势,持续加大存储技术创新投入,携手产学研各界攻克难题,推动存储产业与 AI 深度融合。
活动期间,参会师生共同参观了公司测试制造产线与实验室,并与公司技术工程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此次 CCF 信息存储技术专委会走进江波龙中山存储产业园活动圆满成功,为存储领域产学研交流合作搭建了优质桥梁。未来,江波龙将秉持创新精神,与各方紧密合作,持续深耕存储技术,为 AI 时代的数据存储需求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成立于 1962 年,是国内首个实现理事会与下属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公开差额选举的全国性学会,构建了现代学术社团的治理架构与制度体系。目前,CCF 下设 16 个工作委员会、40 个专业委员会等组织,每年举办 1500 + 场各类学术会议、产业与技术论坛等活动。CCF 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专注于存储系统与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致力于推动中国存储技术的学术进步与产业发展。 |
上一条 ESAT服务 2025.06.23
手机:+86-13510641627
微信:Longsys_electronics
邮箱:marcom@longsys.com